美术城乡同步课堂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1 22:02 栏目:结对经验交流 作者: 萧山区高桥小学 点击量:1866  

“互联网+同步课堂”目的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我校与南都小学、靖江二小合作,积极参与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的实践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就我在“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研究。目前,三个学校间由于受到基础设施、资金、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较大,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我校与南都小学、靖江二小共同探索适合多校区间基于网络的同步教学与教研的环境设备架构、实现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教研的实践模式对我校的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两次的教学过程中,加之后期的课堂教学反思中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受到了一些启发,对于“互联网+同步课堂”进行了一些教学效果的反思如下:在同步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一节课堂的教学所教授的是三个班级的学生,三个班级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如果教学内容量太大,上课节奏太快,基础薄弱的学生接受不了,如果内容太少,上课的节奏太慢,基础扎实的学生又吃不饱。在同步课堂中,组织教学过程是有一些继续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中,因为所教授的我校的学生是在视频中见面,在提问时一是叫不上来学生的名字,只能学生桌上的序号或是穿什么什么衣服的男生或女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候不能有近距离的眼神交流,只能靠视频中的声频来交流,这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疏远了,不能建立亲密的课堂师生关系,不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两次同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我只能听到我的现场学生清楚响亮的回答,却听不到其他两个小学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二是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我没法近距离观看他们的创作,以便于及时指导,且在完成时进行有效的点评。这不利于我了解对方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同步课堂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城乡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使同步课堂教学达到切实有效效果,同步课堂的教学策略一定要科学。像美术这种需要实操的课,要对教学环节做适当的“减法”,加强课堂语言的凝练,明确简化课堂学习任务,凸显学习的重难点。在上课之前,要备好对方学校的提问和自己这边的提问,且有难度之分,这样既照顾到对方又兼顾到我方。在上课结束后,收集双方作业,并互换给作品写评语,最后集结成册,做成电子集册,给本次活动“留下点什么”。通过互联网+同步课堂的学习,让我以及我的学生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