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让园本课程真实的生发——金辰之光幼儿园网络学习空间融合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05-21 15:54 栏目:经验总结 作者: 萧山区金辰之光幼儿园 点击量:1595  

【问题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2019年,我园在获区规划课题立项、区第二批课程实践园称号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园一直在思考:“STEM+”园本课程的目标是否与网络信息化融合的,能否以园所现有的“STEM+”课程资源来丰富园内教师的学习资源平台,扩充师幼的知识领域,提高对科学课程的感知、理解和表现能力,推动园所专业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内容的“融合”性,明显感觉前期培训所获知识,已无法满足课题研究所需。由于研究方向的“小众”性,加上所在学校规模较小,在内里难以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式的研讨活动。在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如何夯实“过程”,让课题研究做到小而实,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

【解决路径】

浙江省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推广“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我园尝试运用网络学习空间,突破时间界限,让园本课程研究真实的生发。

一、规划空间架构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中心云存储、个性化定制等服务,我园将空间(网络地址: http://yun.zjer.cn/#?r=space/school/portal/index&sid=shixun_xx15798)定位于STEM+课程在新建园项目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命名为“探索科学、智慧生活、多元成长”。围绕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选定课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表达成果,确定了展示空间、资源中心、主题社区组成的空间总体架构。通过立体化布局、不断丰富内容,帮助园所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并灵活打造特色空间。

图片1.jpg

 

1-1  STEM+课程项目活动空间架构

二、网聚学习资源

通过人人通空间,网站内“资源中心”搜索关键字“科学”,共收集到71条资源(其中活动类2条,视频类65条、案例类4条),收藏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源,再整理分类到相关文件夹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动态积淀、持续更新的资源库,提升了园所自身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水平。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社交网络服务特性,通过空间轻松接入名师网络工作室进行学习。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夯实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把握课题研究最新动态。

三、夯实研究过程

按照课题管理的要求,及时上传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申报材料;课题研究动态资料,如教学案例、科学小实验科学微课、教学教研、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爱上科学交流群”主题社区,组织开展了“科学教案”和“科学小实验推荐”等活动,探索STEM+课程项目在我园的应用范式。课题研究成员从个人拓展到了13位成员,进一步拓展课题研究的时空,从而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使课题研究体现过程化和精细化。

四、展示课题成果

在《好玩的泡泡马蹄形磁铁小姐找新郎春天里、《你好,蚕宝宝》19个科学项目活动中通过教学活动实验视频操作课程故事展示、等形式与课题内容相互渗透。构建以STEM+课程项目为背景,用网络空间辅助引入的螺旋模式课程探索出园所的科学特色网络空间应用模式。

特色课题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后,园所通过课题的研究成果如课题结题报告、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一呈现、共享,与全省学前教育教师交流、联系、合作,共同推动我省科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成效反思】

《教育部关于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的通知》(教技〔2018〕4号)中指出,网络学习空间的核心属性是共享、交互、共创,基本特征是个性化、开放性、联通性和适应性。运用网络学习空间,有效破解了课题研究资源不足、研讨不深、过程不实、应用不广等难题,让课题研究走深走实。

通过网聚资源夯实研究基础。在人人通空间“资源中心”,整理并共享了份培训手稿;搜索并聚合STEM+科学项目专题经验文章,金幼课件、金幼视频、金幼绘本、金幼科学等学习资源。

通过主题社区开展深入研讨。突破时空界限,组织开展话题研讨、学科研究、教改探索等“线上+线下”活动,形成“紧密+松散”的多层次网络研修共同体。增强主题社区总访问量和师幼参加互动的频次

通过空间建设扎实研究过程。按照课题管理要求,做实研究过程,完善空间建设。截止2020520日,网络学习空间共有320余篇学校资讯,年度空间登陆数6630次,年度网盘资源数1231个,年度空间访问数54290次,年度活跃空间比例100%;年度活跃度#。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