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光同行,与“数”相约,在芳菲四月,共同点亮实践教育的新篇章。湘湖小学高段数学组于4月陆续开展了两次湘湖系列协作型教共体远程专递课堂暨高段数学组靓课活动。本次活动立足核心素养,指向实践教育,共同探讨“当数学课堂遇上项目化学习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
本次教研活动由屠佩云和顾聪聪两位老师执教,湘湖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以及湘湖系列教共体竞潮小学、万向小学和信息港小学部分教师在线上参与观摩指导。
屠佩云老师的《不规则物体体积》一课,为了让孩子们能深刻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课前进行了头脑风暴并鼓励孩子们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家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求不规则土豆的体积”这一问题。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
课中屠老师反馈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并重点为研究排水法,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的改变而改变,具有“随物赋形”的特点。
屠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的品质。
第二节课《认识三角形》由顾聪聪老师执教,顾老师让孩子们充分经历动手操作和观察表达的过程,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逐渐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顾老师利用小帆船能否安全通过桥洞的实际情境,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进一步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态,同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节课《不规则物体体积》
戚彩红老师:戚老师认为《不规则物体体积》一课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屠老师循序渐进,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们快速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性。
刘燕书记:刘书记指出核心问题的提出源于学生,源于生活。教师在项目化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设计的实践性,过程的完整性深入性,同时课后因注重反思总结。
韩伟珍校长:韩校长立足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指向,高位引领,指出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数学活动课向上生长即是项目化学习,PBL项目化学习与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是有机统一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发挥学习潜能。让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
第二节课《认识三角形》
信息港小学:信息港小学的老师们认为本次课堂呈现得非常精彩,亮点满满。课上顾老师多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情境生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利用小帆船是否能过桥洞的情境,很自然地引出高的学习,生动形象。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对本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朱红利老师:朱老师充分肯定了顾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课堂驾驭水平,同时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来萍老师:来老师重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点评,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此外在概念明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戚彩红老师:戚老师认为顾老师创设的情境真实、有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对作业纸的设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谢锋铭副校长:谢校长副校长对教学过程设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肯定了顾老师的教学态度,经过不断磨课,最终呈现了这样精彩的课堂。
刘燕书记:刘书记的发言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旧知到新知的连续性,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了解要注重全面性,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资源要利用最大化。
教研组长李君老师:李老师对本次做了专业总结,充分肯定了两位新老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并号召湘小老师们,紧跟时代步伐,聚力前行,向着更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不断学习,砥砺前行。
教研促成长,学习共提高。高段数学组将以此为契机,在“立足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下,不断探索实践教育的深发展,让学习真实发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