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一小关于进一步推进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7-12-18 11:51 栏目:经验总结 发布单位: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 点击量:1494  

为培育空间建设与应用典型,为全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提供示范引领,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学校初步议定进一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本次活动以“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学互动”为主题,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社区在促进课程资源建设、师生教学互动中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创建300个示范空间(学校门户示范空间1个、名师示范空间2个、教师示范空间60个、班级空间18个、学生示范219个)并持续深化应用,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模式,引领和推动空间的规模化、常态化和深度化应用。

二、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yun.zjer.cn)实名师生用户。

三、活动时间

20176月至20186月。

四、推进措施

(一)一个中心

借鉴金华、绍兴的推进工作经验及区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学校逐步将各个零碎的网络页面及信息发布渠道并入或撤消,以“中国云——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切实做好“三通二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师生共享,将对教育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继续教育、学习型教育和终生教育都有重大意义。

(二)两个加强

1.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信息化的核心,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是人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学校集中力量抓住“为什么用”和“怎样用”两个关键问题,多渠道多层次展开宣传与培训。初步考虑下学期教师层面作为一个校本培训项目对全体教师全员培训与指导,学生骨干培养将进行到底。(本学将冒出来的优秀师生,将作为下学期的培训辅导员)

2.加强硬件建设和网络覆盖。

在今年四月份“光纤”升级改造的基础上,逐步修复班级网络;搭乘“萧山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的便车,到2018年学校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校园应用环境全覆盖。

(三)三个评比

1.省级:积极争创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学校

.建设并运维一个省级学科(专业)空间

项目学校开通以学校名称命名的学科(专业)空间,负责一个学科(专业)的省级数字资源的运维管理,通过审核发布报送资源、择优推荐空间资源和补充开发自建资源等多种方式,动态更新和持续丰富学科资源,逐步构建学科精品资源体系。学科空间活跃用户数不少于100人(面向全省)。

.重点开发并上线共享一门省级特色网络课程

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聚焦课程改革,每个项目学校基于申报学科重点开发一门特色精品网络课程。特色网络课程要求依据课程建设标准且不少于18课时,相关资料齐备。依托学科(专业)空间,面向全省开放共享,课程选用每年不低于1万人次。鼓励面向学生开设常态化网络直播课程。

.形成一个教学信息化典型应用案例

积极推进数字资源、网络空间等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应用,形成一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聚焦并破解一个学科(专业)课改难题,以图文或教育视频的方式面向全省推广应用。

.完成一项教学信息化应用研究成果

完成一个市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特色应用课题研究,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一篇,发布学科(专业)空间共享。鼓励学校在此基础上通过纸质出版、数字出版、专利申请、成果获奖等多种形式,形成一项教学研究成果。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数字资源研发和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专家引领、专业培训、自主研发与应用研究,充分利用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浙江职业资源网,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具备较高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的资源建设与应用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及专任教师网络空间开通率达到100%,活跃教师空间比例达到60%,通过应用形成1个省级精品示范空间、3个省级特色空间。教师普遍能够熟练应用网络空间、微课资源、移动学习终端等信息技术开展常态化教学。

2.区级

.积极参加“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度优秀教学空间创建活动(详见省平台推进栏目里的《通知》)”的评比。

.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案例(详见省平台推进栏目里的《通知》)的评比。

2017年度区优秀组织奖。

3.校级

每学期末组织评比:班级优秀空间、教师优秀空间、学生优秀空间

(四)四个探索

1.空间建设四整合,助推有效教学

与课前预习相整合,与课堂教学相整合,与课后练习相整合,与课外互动相整合

文本框: 学习疑难解答


备课直接决定着上课及其最终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它需要深入的钻研和探讨,而网络空间备课恰恰适用于当前形势的需要。教师个人空间的备课模板已经搭建好(教材、课题都已经生成),只需教师填充相关素材,非常方便,而且可以不断完善和修改。

★、张巧玲娴熟地打开五年级语文电子教材,快速定位到《圆明园的毁灭》课文页面,利用课堂教学系统提供的资源库,查找上课所需资源,并利用拖曳功能快速集成教学资源,生成了课件。

接着,张巧玲又在个人空间点击个性化评价系统,进入组题模块,利用知识点快速搜索、选择,生成了这堂课的随堂练习。然后通过私信模块组,给全班同学布置了课文预习任务。

自从有了“网络空间备课”后,张巧玲老师的备课仿佛“换了天地”。以前的备课教案无非是识字、阅读、分析、巩固,显得乏味平淡,而通过“教育云”的网络学习空间,她接触到了网络提供的大量备课素材,还有很多网上优秀教师的教案,给张巧玲提供了大量参考,为她优化教案提供了帮助。

4.网络空间教研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网络空间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深入互动,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云上教育像空气一样弥漫,空间应用像呼吸一样自然。用着用着,浙江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我们形影不离的好帮手,真的是一网在手,幸福跟你走!不断学习,不断比较,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资源建设与运用的路上,我们携手聆听花开的声音……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